四川卷四、大雪紛飛的新都橋
新都橋楓紅
不可不吃麻辣鍋
從成都機場到下榻的二環路九寨溝飯店,我們選擇搭計程車。高速公路上司機整路用超過140公里的時速狂飆,讓我跟小倫有點害怕。這時才知道大陸的速限是供參考,因為車子相對上不算多,也不需要像台灣三兩步路就一支照相機。
為了在九寨溝幾天跟熊師傅的不愉快,到了飯店跟負責包車的旅行社簽約時,再三叮嚀找的司機不可以太跋扈。旅行社馬經理除了為第一天訂房的失誤道歉外,也再三保證稻城亞丁不會出類似的問題。 (後來證明還是有別的新問題,幸好也都無傷大雅就是。)
會住在九寨溝飯店是拜託旅行社訂的,三顆星的等級200人民幣一房,剛踏入時覺得還不賴,沒想到才把刷卡插入電源座沒多久,轟然一聲我們房間居然斷電了。我跟小倫嚇得快把東西搬到學長跟小吳的房間,也找來飯店人員修理。不曉得他們 怎麼想的,明明修半天修不好,同層樓又有空房,但他們就是不肯換一間空房給我們。小倫氣得撂下狠話,限時在我們吃完晚飯前處理完畢,否則鬧翻他們飯店。畢竟隔天開始就是深入川西七天的艱苦行程,我們又才從黃龍爬了一天回來,不好好休息怎麼行!
說是吃晚餐,其實因為飛機誤點,這時候都晚上九點多了!本來打算去四川美食節會場打打牙祭,結果一問之下才知道攤位都關了。飯店附近比較有名的是袁記串串香,但是門可羅雀的樣子讓我們不敢進去,反倒是對街的麻辣火鍋店高朋滿座,快餓昏了的四個人沒多商量就走了進去,來四川沒吃麻辣鍋本來就說不過去嘛!
成都的秋冬季節雖然比山上暖和,但才十月天,入夜後溫度大概也只有十度左右,難怪火鍋店都生意興隆。第一次看到的正統四川麻辣鍋,果然跟想像的不一樣,和台灣的口味更是天差地遠。台灣的鴛鴦鍋是一個圓鍋切一半,這裡則是兩個同心圓, 外面辣中間不辣。看著熱滾滾的紅油跟花椒不斷地跳動,還沒吃就頭皮發麻,不過濃郁的香氣又令人口水直流,很想快嘗一口。我們點了滿桌的火鍋料,配上喝到飽的免費啤酒,不客氣地狼吞虎嚥起來。
其實這兒的火鍋料不比台灣新鮮,不過口味絕對是台灣沒嘗過的。麻的感覺比辣令人印象深刻,吃多了一樣會拉肚子,但可能是因為太油而拉,倒不是太辣的關係。我們只敢點小辣,大概就已經抵得上台灣的中辣到大辣了。一頓飯吃下來一個人好像還花不到100台幣,就已經撐著肚子滿頭大汗了,爽啊!
夠嗆夠麻的麻辣鍋
回飯店前學長買了些紅景天,我跟小倫是早抱定主意要吃Diamox了,而小吳則老神在在,不太介意高山症的樣子。經過水果攤又買了十五塊人民幣的橘子,一大袋足足夠我們吃七天。問價錢時老闆娘對我們問一顆多少錢的方式還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!說我們只買四顆他不會算,反正便宜就乾脆多買一點,當作補充維他命C吧!
此行中我覺得最好吃的九寨溝飯店早餐
初見恭師傅
可能是酒足飯飽加上成都海拔低,出發前往稻城亞丁的前一夜我們睡得非常香甜。隔天都睡過頭了,飯店早餐很美味但只能匆匆吃完。我背著行李往大廳跑。「王先生嗎?」一個三十多歲的精瘦男子站在門外向我招手,身旁是一輛黑色的高級豐田越野車。
「早啊!我姓恭」他笑笑地自我介紹。
「對不起,睡得晚了點。」我不好意思地回答,第一印象覺得這個恭師傅還蠻客氣的,跟熊師傅的風格完全不同。
出發之後,我們一直跟恭師傅抱怨九寨溝都沒碰到晴天,恭師傅直笑,告訴我們稻城亞丁通常都是豔陽高照的。話才說完,疾駛在高速公路上的車子,擋風玻璃滴滴答答地被落下的雨滴敲得大響。
「才第一天耶!怎麼又下雨了?」我幾乎是哭喪著臉講出這句話。從去年五月起到這次旅行共出國五次,沒有一次不碰到下雨的,有那種專程為了拍照而去結果天天下雨,也有海嘯地震的,真是想哭!
「沒事兒,這裡是雅安嘛,雨城啊!您們沒聽過『三雅』嗎?雅安出產『雅雨、雅魚、雅女』。」恭師傅一副老神在在地回答。他氣定神閒地叼了根煙,又說:「待會兒穿過二郎山隧道之後,山的那一邊整天都是大太陽的!」
「講到雅女,你們四個大男人來,不泡幾個小妞太可惜了,成都美女最多了,人家說『不到成都不知婚結得太早』沒聽過麼?上次我載幾個也是『馬來西亞的』,一到成都就要我帶他們去找小妞……。」講起這些風流韻事,恭師傅口沫橫飛的,只不過我們好像不是「馬來西亞」的,怎麼他這樣說?
「對了,馬來西亞人都黑黑小小的,怎麼你們幾個那麼白啊!」原來馬經理沒講清楚,恭師傅把我們國籍認錯了,他還懷疑我們怎麼普通話講得那麼標準呢!幸好他不是說「台灣人」都來這邊都找小妞,那就有點可恥了!
「還有一次載一個廣東的幹部,哇靠,那傢伙超色!每三天要換兩個小妞。不過我很輕鬆,每天只要開半天車,下午他們就回旅館『自由活動』去了!」弄清我們國籍後,恭師傅還是繼續講著這個令人臉紅心跳的話題。根據他的說法,這幾年經濟開放,喊出「全民向錢看」的口號,有那麼點笑貧不笑娼的味道,姑娘們不以特種行業為恥,男人們當然更是樂此不疲。我不禁想起在九寨溝時小李提到的「保健」,還有成都街頭夜總會的的霓虹閃爍,難怪那麼多生意人會在大陸栽在溫柔鄉裡。
談著談著,車子已經慢慢上了山,時間也接近中午了,恭師傅提議吃個「雅魚」,我們就在他常去的熟店裡飽食了一頓不同風味的水煮魚大餐。出發前聽到很多人說四川最好吃的東西在成都,稻城亞丁沿線菜色遜了許多。不過這一餐跟接下來的幾餐都相當豐盛美味,我想這跟師傅帶到哪兒吃最有關係吧!倒是這麼棒的菜色,以我們便宜的包車費用怎麼會夠用?
雅安附近的水煮魚大餐。川菜的水煮肉跟水煮魚,都是用麻辣湯下去「水煮」,很好吃但怕辣的人要小心。
付錢時恭師傅說一餐旅行社只有六十人民幣的預算,超過的部分我們要自己出,這跟旅行社食宿全包的說法有出入,我只好再次致電馬經理,唉,不曉得是第幾次聯絡他們了!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報的價錢是十人成團的價格,四人成團餐費算起來就只能六十人民幣一餐,恭師傅的說法是對的。我算了算費用,如果一餐要自付20-60人民幣,七天下來一個人平均要多付100多人民幣,比起其他旅行社的報價還是便宜 得多,這才放下心。不過對旅行社這種細節都不說清楚的作法,還是覺得有改善空間。
(我們原本拿到的價格一個人就比別家便宜500-1000人民幣不等,住的是一樣的飯店,用的也是最好的豐田越野車,為什麼這麼便宜我也不知道。所以旅行社作業上的小瑕疵我也不太在意,安全而且該玩的都玩到就好了!因此出發前記得把條件列好,多請幾家旅行社報價,以免成了冤大頭。)
冰封折多山
翻了幾座小山,過了鼎鼎大名的二郎山隧道,又過了「遠眺大渡」的觀景點,雨還是下個不停。車子再走沒多久,雨果然停了-因為高度太高、溫度太低,居然下起大雪來了!
二郎山隧道號稱「天塹」,這條隧道的開通讓川藏線距離縮短且免去翻越高山的危險。
底下是險峻的大渡河谷,著名的海螺溝冰川就在下面,不過這次我們並沒有去。
只見恭師傅搔著頭,口裡直說太邪門。他說跑這條線這麼多年,還是第一次在十月二郎山隧道附近就下起大雪。而且他一個禮拜前才從這裡回來,每天都是藍天白雲,晴朗得不得了。
雪中開車是很危險的,心裡才擔心著,前面就已經有交通事故發生,一堆車子又在大雪中塞住了。
雪中即景,一下雪就塞車的川藏公路
「哇!小心」當我們的車子準備從停止狀態重新起步通過拋錨車輛時,地上的暗冰讓車子往後滑,四個人的尖叫聲中,恭師傅熟練地拉起手煞車。
「要不要上個雪鍊、還是啟動四驅啊?」小倫擔心地問道。
「慢慢開沒事兒,不要在上坡途中停下來就好。」恭師傅還是很鎮定的樣子。不過看著狹窄的山路跟超過四千米的險峻峽谷,越下越大的雪中,我實在鎮定不下來。
「上禮拜天氣還很好的,所以我這趟沒帶雪鍊,準備跑完這趟才帶雪鍊,順便也把夏天被我卸下來的後驅裝回去。」恭師傅邊看路邊說。
「你連後驅都沒有喔?」我聽了簡直快暈倒,當時還指明要豐田4500車種,就是因為性能強悍,現在怎麼有種開台2WD的CRV上山的感覺。可不要沒到香格里拉就先上了天堂啊!
恭師傅開車技術真的不錯,後來沒再發生驚險場面,不過我們也不禁擔心後面幾天雪要是越下越大,什麼配備都沒有的車子真的上得了山?這時候跟恭師傅生氣也沒用,我們四條命可全交在他手上啊!
走著走著,雪小了點,但是山上還是灰濛濛一片。
「這裡是折多山,4298米,雪下那麼大就不拍照了吧!」經過折多山的公路啞口路標時,恭師傅說道。過了折多山以西,便算是進了青藏高原的東部了,以前聽說「不過折多山不知川藏公路之難」,這會兒真是心有戚戚焉,尤其外面大雪紛飛而我們卻坐在一輛沒雪鍊又沒四驅的「偽四驅車」上!
「沒事的,開慢點就好了,這裡不會天天下雪。後驅掛上來車子跑得慢又耗油,今天只是天候特殊嘛!我不會拿我自己的生命開玩笑的!」恭師傅喘了口氣說著。
「幾年前有次走這條線,十一月多大雪,有輛滿載的大巴咚的就從山上滾到我車前,媽的死了二十幾個人,我們幾輛小車幫著救人、扛屍體,嚇死人了!」聽他這樣講,買的那張意外險保單 又再次浮現在眼前,我後悔著,當初該買一千五百萬或更多的!
恭師傅一再強調這是他頭一次在這個季節碰到這種狀況,也更謹慎地放慢車速,後來雪果然停了,我們這才放下心頭大石。下次有要在金秋十月造訪稻城亞丁的人,還是先跟你們司機溝通好吧!
越往西走路況越差,車子在晃動中經過了瀘定、康定,傳說中的「攝影家天堂」新都橋終於到了,雪小多了但終究還是飄著細細的雪花。不甘心美景從眼前消逝,雖然天色陰暗,我們還是在流水旁停了車拍照。因為天氣太差,我拍得並不多,而且多半用黑白模式,倒是回來後看照片還不錯。遊記最上面那個橫幅Banner就是新都橋拍的,經過Photoshop後製處理,感覺還挺有味道的。
巧遇凡姑娘
新都橋的景致確實有特色,小橋流水的樣子別有一番閒適的感覺。不過電線桿太多,是影響照相的一大不利因素。雪下個不停,我很快地收起相機,小吳則還是努力的拍著,看起來小吳對於這種惡劣的天氣相當在意,心情似乎不甚好。
雪中新都橋沒有陽光下的豐富色彩。眼看沒搞頭,我們只能無奈的上車。
我可能最近出國老是碰到壞天氣,倒還蠻能釋懷的。不過看到小吳對拍照的執著,還真覺得自嘆不如。從迷上旅遊及攝影開始,我就一直在找尋二者之間的平衡,強迫自己不要只是從觀景窗看世界,因為那樣的世界太小!但往往美景當前就會不由自主地走火入魔,有時真的覺得出國攝影器材帶越少越好,但自己又始終放不下,現在一種矛盾的掙扎中。
雪中的新都橋市區透露著寂寥,找到了下榻的康珠酒店,號稱是當地最好的住宿點,房客在這寒冷的下雪天依然絡繹不絕,我們也被迫住到看來像是公寓的分館。設施無法跟成都比,但在這物資缺乏的高原地區已經算很好了。
康珠酒店分館,熱水很燙。學長無奈地看著窗外的大雪。
當我們在附屬餐廳吃著熱騰騰的川菜時,一個年紀跟我們相仿的女孩子跟我們打招呼,我楞了一下馬上知道他是誰-凡姑娘,一個網路上認識的朋友。她是在大陸工作的台灣人,這次的行前計畫我們意外地在一個自助旅行討論區相識,由於出發時間一模一樣,許多在台灣不方便得到的資訊就全靠她提供。沒想到在冰天雪地的新都橋居然真的碰頭了,世界真小啊!她們一行三人就坐在隔壁桌,仔細一看在山上大雪塞車時,我好像還有用長鏡頭拍到她們玩雪的樣子呢!
凡姑娘,這是賢伉儷吧?
入夜後雪又大了起來,恭師傅安慰我們說晚上下雪,白天就會出大太陽,半信半疑的我,只能祈禱稻城亞丁一帶會是好天氣。(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