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超鐵初體驗(上)- 2014 Challenge Taiwan 226km Triathlon
一起追夢的DVTT戰友們
- 19.04.2014, around 8 pm
天色暗了,霓虹燈閃爍著。看看路標,再五百公尺,將要第三次跑進鐵道藝術村,也代表十幾個小時、226公里的旅程,即將畫上句點。
想過無數次,會以怎樣的姿態進入終點?又會以怎樣的心情,迎接這備戰一年、既期待又焦慮的初超鐵的結束呢?
「老公,快到了,加油!」熱情的呼喚,把有點恍神的我喚回。
映入眼簾的,是熟悉的臉龐、是支持我訓練、支持我圓夢的,我最愛的人。
眼眶有點濕潤,我忍著淚水,牽起她的手,往幾百公尺外、刺眼的終點白光跑去。
「要笑著進終點!」假裝擦汗地抹去眼角的淚滴,我提醒自己……。
- 築夢
五年前(2009年底),大鵬灣。終點拱門下,喜極而泣的我。那是我的51.5初標鐵。
五年來,跑過一場又一場的標鐵。2011年在太魯閣抓下初馬,付出ITBFS休養四個月的慘痛代價。傷癒復出後,對訓練更加小心,也開始嘗試更長的距離,陸續完成了四場113半超鐵。鐵人和路跑完賽獎牌堆滿了抽屜,但心裡很清楚,這些獎牌裡,始終缺了很重要的一面,一面可以讓我冠上Ironman稱號的226公里超鐵完賽獎牌。
幾乎所有寫226比賽記錄的分享文,都會對這個距離做說明。以我熟悉的地標當例子,大概就是從台大醫院游泳3.8公里到台北市政府,接著騎180公里的腳踏車到台中市政府,最後再跑一個42.2公里的馬拉松到日月潭。而且這一切要在17小時內完成。
仔細想想,一群人週末不睡到自然醒,卻在清晨跳進水裡,搞了10幾個小時,在黑夜裡帶著扭曲的步伐踏入終點。這不是瘋子,什麼才叫瘋子?
然而,就像多數中了毒的鐵友一樣。踏入鐵界一陣子,渴望挑戰226的心情,會如同芒刺在背,不能迴避、也無法迴避地一再撩撥心底的渴望。
兩年前得知Challenge Family要來台灣辦比賽,就想趁機圓226的夢了。但當時適逢新家喬遷,忙得不可開交,想當然也得不到心愛的家人最重要的支持。只好先報去年的CT113,把追夢的事暫且擱下。當時的我,在CT113的賽道上奔馳,享受著國際級優質賽事的超熱氣氛時,心裡還是好羨慕在同一個賽道上,但是要比兩倍距離的226鐵友們!
「我會回來的!」我跟自己說。
去年CT113賽後,圓滿落幕的大會立刻宣布隔年2014的賽事日期,DVTT的鐵友們在洗腦魔王猛修的推坑下,揪了一團超大的113/226團,團報早鳥加上送背包的優惠,最重要的是,親愛的老婆點頭支持參賽。義無反顧地,我報名了。
一場備戰一年,交織著汗水與淚水的超級鐵人圓夢之旅,就此展開!
- Race Day
2014年4月19日,清晨五點鐘,我在自己的鐵人車旁做最後的檢查。離開賽還有一小時,心情百感交集。因為自己的疏忽,在賽前三週發生了一個愚蠢的意外。差一點,我就沒辦法站在活水湖邊,努力燃燒一整天的熱情;差一點,備戰一整年的辛苦,都要付之一炬!
將水加滿後,我向上帝禱告,感謝祂的保守,在經歷這一切後,讓我還能站在2014年CT226的起點。雖然有點憂心最後三週的訓練被打亂,會影響賽事的表現。但心情還是非常雀躍,期待多年的夢想就將從槍響後開始!我在活水湖邊跟同樣是第一次參加226、也是這一年來我最重要的訓練伙伴,蔡小刀主任,互相打氣並預祝彼此順利圓夢。開賽前遇到好多DVTT的隊友,裡面有去年113就約好今年一起進軍226的Vincent Pan跟林帥良醫師,也有好多在FB上熟悉的人影出現在眼前。大家在湖邊殷切期待著,看著職業組選手先跳下水。這天台東的天空陰陰的,是個適合比賽的好天氣呢!
活水湖,台灣最棒的鍊鐵賽場
- Swim
CT226特有的竹砲一響,不像比標鐵般地爭先恐後,我照自己的步調在全台最棒的鐵場活水湖裡,看著清澈水底的悠游小魚,緩緩地游著。
在活水湖裡游泳應該有五次以上了吧?每次都覺得好享受。但這次穿了防寒衣,反而有點不自在。在我的226完賽計畫中,游泳只要能很省力地飄完,成績如何都無所謂。大會宣佈可以穿防寒衣,雖然不習慣但為了省力我還是穿了。現在想想似乎有點失策,第二圈時覺得好悶、游得沒比較快卻一直感到熱得喘不過氣。
記得備戰初標鐵時,為了克服開放水域的挑戰,我參加了泳渡日月潭活動。那是我第一次長程開放水域的體驗。背著魚雷浮標,大概一小時半不到,比想像還輕鬆地抵達伊達邵的終點。然而在大鵬灣初鐵下水時,完全不是想像中那回事。四百多個人不分梯次同時下水,一開賽就陷入瘋狂的卡位爭奪,沒經驗的我才一下水就被一隻蛙腳狠狠地踹向頭部,不僅蛙鏡被踹掉,頭也痛得想吐!我靠在浮球上調整蛙鏡,救生員過來關心,問我是否要棄賽。這一切歷歷在目,之後參加那麼多場鐵人賽,就連號稱南灣洗衣機的Ironman 70.3,都沒那場恐怖。
三點八公里的游泳,對我這種非游泳選手出身的人而言,其實是冗長而無聊的。所幸活水湖環境跟水質都是一流,沒太大的時間壓力下,我緩緩地划著手。提醒自己要放鬆,好好享受接下來十幾個小時的旅程。24分鐘左右到了折返點,比預期的慢了些。想到才游了四分之一,我又開始神遊,回想起以前鐵人賽的游泳經驗。
除了肉搏以外,各賽場獨特的水質其實也是很令人難忘的一環。有一年我在苗栗鐵人賽,游的是苗栗西湖,水濁伸手不見五指就罷了,還有令人作嘔的臭水溝味道,賽後我的泳褲洗了兩次,那種味道還是隱約存在,好一陣子才消散。還有宜蘭冬山河跟新北微風運河,也是屬於讓人游了就難忘的水道。
我游泳不算快,但可以游很久不會累,以前我一直不覺得游泳有什麼值得關注的地方,穩穩游完就是了。尤其是在113/226,游泳不能太熱血,體力要留在更重要的後兩項,相比之下51.5的游泳累多了,一下水就要搶時間盡力游,反而更辛苦!
游著游著,不知不覺第一圈快結束了,花了47分鐘,身上的防寒衣壓迫感開始侵蝕著我的悠閒步調。明明游得比平常要慢,卻開始喘了起來。不禁想起前一場參加的賽事,正是發生鐵友不幸溺斃的新北微風運河鐵人。那場我比113,破PB地以5:49完成比賽,但游泳時超低的水溫真的有嚇到我,當時在水裡就想,這樣的溫度連整個冬天沒中斷訓練的我都快受不了,那些挑戰初鐵或是開放水域經驗不夠多的鐵友,會不會出事啊?很遺憾地,賽後就耳聞令人不願意聽到的憾事。
這幾年的單車熱、馬拉松熱跟鐵人熱一窩蜂,意外事件也越來越多。曾經我參加鐵人賽很在意成績如何,有沒有機會上台?但看了那麼多不幸的事件,反而有了不同的想法,越來越能單純地享受比賽。畢竟鐵人是一種生活方式,我也始終認為得到家人的支持比自己一頭熱地訓練更重要。如果過度逞強導致憾事,對於在終點線殷殷期盼摯愛的親友而言,是多麼殘忍而遺憾的一件事!
第二圈游泳就在胡思亂想跟悶在防寒衣的不適中結束,游泳大概花了1小時37分,比平常訓練慢了10分鐘左右。但身體的感覺很放鬆、脫下防寒衣也沒有太嚴重的疲憊感。在轉換區遇見了蔡小刀主任、Vincent潘帥醫師、還有DVTT裡人稱安德神的俞大哥。各自鼓勵換裝補給後,踏上了最令我不安也最漫長的180公里單車旅程。
游泳3.8K後上岸,差一點仆街
雖然快仆街,看到鏡頭還是要正經一下
- Bike
三項運動中,我最不喜歡的就是單車。應該說我喜歡這項運動,但不喜歡台灣的單車環境。車友們自身或周遭或多或少都有發生過單車意外的經驗。或許是在醫院上班,看過更多單車意外導致的憾事。嚴重骨折有之、顱內出血有之、肝脾撕裂有之、全身癱瘓有之,運氣更差的,一摔直接跟人間說再見。也因此我每次練車都戰戰兢兢,下坡速度都盡量放慢。
已經這麼小心了,沒有嚴重摔車過的我,在賽前三週還是發生了很嚇人的意外。
那是個驕陽如炙的日子,頂著烈日跟強勁的南風,我在西濱雲嘉段進行賽前最後一次180公里的訓練,預計從斗六騎到台西再往南到南鯤鯓折返。騎到布袋港之前十幾公里,可能因為曬到頭昏加上頂風又單調的路線,趴在計時把上的我精神開始有點渙散。
三鐵車的訓練在平路循航段,誰能趴得更久,就能更有效率地完成單車段。然而肩頸部分的肌肉是需要長期訓練才能適應那樣的騎乘姿勢。很顯然我的水準還不夠……。
逞強又恍神的我,趴了六十公里已經開始肩頸酸痛,卻還是逼自己繼續趴著。然而應該抬頭看路的標準動作,卻因為脖子酸了而想要偷懶。眼睛不再注視道路前方而是看著地上的白線。
「反正整個西濱幾乎沒車,偶爾再抬頭就好了嘛!」我心存僥倖地想。
毒辣的陽光繼續曬著,路旁單調的魚塭景象好像跳針的唱片一樣,看得幾乎都要打瞌睡了!
「Peter小心!」蔡主任在後面大叫!
「嗯?是叫我嗎?」
還沒回過神來的我,突然砰的一聲巨響。人已經騰空在空中翻了一圈,眼角餘光看到我的愛車往快車道噴了出去。
在空中應該只是很短的時間,但那一瞬間閃過好多念頭……。
「X!該不會備戰一年的226不能參加了吧?」
「我落地後會怎樣?手腳還健全嗎?」
「該不會頸椎受傷四肢癱瘓吧!」
「如果怎麼了,我愛的家人該怎麼辦?寶貝還這麼小……」
雖然沒有看到人生重播的跑馬燈,但那在空中的幾秒鐘,真的好漫長。
怎麼落地的我已經想不起來了,回過神來發現我是坐在地上的。除了左側肩膀很酸外,其他部位沒太嚴重的疼痛,手腳也只有一些小擦傷。我擔心地動動手指頭和腳指頭。「嗯,還動得了,肌肉力量好像也沒減退,頸椎應該沒事吧!?」
一回頭,蔡主任憂心忡忡地看著我。
「Peter你還好嗎?」……聽蔡主任描述,我才知道我趴在計時把上時,頭低低一直踩。路邊停了一輛車,車主正在旁邊釣魚。我就這麼直直地往車子的左後方保險桿撞上去,完全沒煞車。
雖然那裡不應該停車,但就這樣撞上去還是該自己負責。當下非常自責為何明知單車危險需要格外集中精神,在長距離的練車中卻還漫不經心,發生這麼誇張的意外。幸好那個路段是剛上坡後不久,單車車速大概只有20km/h左右,而且蔡主任那一叫讓我把單車往左偏一點,不然受傷肯定更嚴重。然而,這一摔卻把我的計時把摔斷了,很神奇地用膠帶把計時把勉強固定住,我居然還把剩下的120公里騎完才回家修車。
很感謝蔡主任,他是位很照顧人的長輩。(恩~應該叫大哥,看起來根本精壯猛男一枚)。鐵人世界是他引我入門的。事故發生當下他擔心的神情,讓我覺得有這樣的鐵友真是難能可貴。一起訓練、一起參與賽事、也決定一起挑戰226。幸好發生事故時他在旁邊,也幸好車損人僅小傷,仔細想想、鐵人跟跑馬之路一路走來,他照顧我的機會似乎遠比我幫忙他多。有這樣的戰友夫復何求呢?
回到CT226的賽場上吧!台11線的風光向來是來台東參賽的一大享受,當然緩坡跟東北季風偶爾也會讓人嚐到苦頭。而CT這場賽事是初春四月,吹的反而是南風。因此從活水湖往八嗡嗡的折返點,變成去程順風回程逆風。一趟90公里,總共要騎兩趟。第二趟那次折返後的45公里要頂風回來,大概是我覺得最辛苦的一段路。
這次賽事我計畫穿三鐵衣一套到底,因此T1很快就牽著車出轉換區。不過摔車後幾乎沒再騎過車,光等新的計時把就等了兩週。才剛上中華大橋就覺得踩踏的感覺跟趴把的感覺都很生疏。腦海裡也不斷重播摔車時的景象。我提醒自己不要慌,慢慢地踩、慢慢地踩……。「只要能騎得完,完賽絕對不是問題!」我這樣跟自己說。
大概15公里左右,一樣挑戰初226的潘帥把我碾過去了,再一會兒安德神俞大哥也把我超過去。考慮自己的狀況後,我決定還是照自己的步調慢慢騎就好。補了一包果膠,看看蔚藍的太平洋,180公里的路程雖然漫長,卻好像不那麼讓人痛苦了。
再騎一小段路,看到DVTT裡人稱龍神的總六哥停在路邊。有點驚訝,是機械故障嗎?幸好看起來不像摔車,身上也沒傷口。跟他點頭示意後我繼續自己的龜速行程。(待續)
單車地獄180K的開始
最棒的戰友,蔡小刀主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