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大夫的午餐盒
剛到杜克大學眼科中心跟刀跟診時,最不習慣的是他們沒有lunch recess的習慣。當然也不會有臺灣醫院中午的外送便當或誤餐。肚子餓時往往只是洋芋片爆米花或比薩塞一塊填肚子,有時配一杯很療癒但罪惡的冰淇淋或可樂避免低血糖,其實蠻不健康的。
阿貓因執行間歇性斷食,早餐常是黑咖啡一杯了事,過中午十二點才會進食。開刀房外販賣機全部都是精緻澱粉的垃圾食物,醫院餐廳距離又頗遠。一開始常常變成一天一餐。(18-6斷食瞬間變成24小時斷食,快樂訪學不用搞得像禁食修行吧?)
餓過頭的結果,晚餐幾乎都爆量,而且對什麼垃圾食物都變得很沒抵抗力。某天負責接待我的G醫師似乎發現阿貓到了下午常臉色青筍筍。他了解原因以後哈哈大笑,他說他們太忙沒時間吃,而且吃大份的正式午餐因為血糖升高會想睡覺,影響下午的工作效率。我是訪客當然可以大大方方地自由用餐,不用顧慮他們!(太貼心了,灑花!)
第一天上工,不知道美國醫師中午沒有特定午餐時間,一整天忙完又接著晚上六點半的grand round,幸好會議室門口有一些輕食點心,低血糖的貓大夫拍了這張救命點心!
醫院買得到的都是潛艇堡、薯條、義大利麵、漢堡等NG食物,好吃療癒但實在不健康。於是接下來半年,我就邁入自帶便當的打包隔夜剩菜人生。
說來有趣,從我開始帶便當,我吃的東西就成了開刀房或門診同事們最關心的主題之一。不管是前晚剩下的滷豬腳、咖喱飯,還是鮮魚湯、味噌湯,他們總用既好奇又羨慕的眼神打量著!
貓大夫的午餐盒瞬間成為矚目焦點。
沒剩菜可打包時,就做些簡單的沙拉,午餐輕盈一點,感覺還不賴!
「你怎麼敢吃這種東西啊!?」幾位身材壯碩總是洋芋片不離手的非裔女護理師,每次看到雞腳、豬腳或下水湯時,總是一副震驚噁心,恨不得逃離用餐區的痛苦表情。特別是當我從口裡吐出一塊塊啃完的雞腳骨頭、掉在便當盒裡發出敲擊的聲音時,她們的反應大到極點!但同樣的食物,來自菲律賓的護理師和南美洲的西班牙語翻譯,卻好奇心爆表,不僅試吃,吃了以後還讚不絕口!
「貓大夫你讓我想起家鄉了!」當餐盒裡出現咖哩飯,微波以後濃郁的香味四溢時,印度裔的同事們就會用艷羨的眼神看著我。
「我很少在餐盒看到有頭的魚耶!」當我喝著鮮魚湯、啃著鱸魚頭時,T醫師總是饒負興味地問,並且對我挑魚刺的功夫驚為天人!
而各種中式台式料理,更是引起華裔同事們熱烈的討論。
食物背後,除了文化的差異,也是滿滿的鄉愁啊!
沒有前晚剩菜可以打包時,我也慢慢入境隨俗,準備一些低碳的輕食沙拉,盡量避開洋芋片玉米片甜甜圈之類的罪惡食物。雖然肚子難免空虛,但下午上班的精神似乎確實比較好呢!
這些剩菜都被我打包帶去醫院過,同事們可能覺得這傢伙不是來訪學,是來炫耀台灣美食的!
用Costco有機牛絞肉做的印度咖哩,在手術室的休息廳一微波,瞬間吸引眾人目光,之後我就不敢帶氣味這麼濃郁的剩菜當午餐了!順便給準備帶便當的人一個忠告,生菜還是另外裝,不然像這樣一微波就變爛菜了!
自己調配的沙拉配上麵包或包子,再加上一顆蛋,這是我最常攜帶的午餐組合。對了,訪學期間試遍了華人超市的各種冷凍肉包,最後結論買「嘉嘉」牌各種口味的肉包就對了!
豬腳飯是很容易引來討論的午餐,後幾個月體重直線上升,就不敢一直滷肉跟滷豬腳了!
各種午餐記錄照。
偶而也會沒什麼剩菜可帶,這時候統一肉燥麵是好朋友。但貓大夫的泡麵絕對也要加料才夠有特色!
天天吃沙拉也是會怕的!這時候開個小差到醫院餐廳來點療瘉系的垃圾食物,是很有幸福感的!
帶貓夫人精心烹調的紅燒牛肉麵去醫院,T醫師看了嘖嘖稱奇啊!
Uber Eat外送很厲害的鹹豆花來當午餐也很狂!
週五早上的基礎研究討論會會有豐盛的早餐,我通常只喝咖啡,早餐便留著中午吃!
其實這樣一大盆沙拉很快就飽,但也很快就餓了!
澎湖風味肉燥飯配麻婆豆腐,無敵!
杜克醫院的food court室外區,是我常駐足的地方。初春溫暖的陽光下,暫離氣氛緊張的手術房,來個Chick-fil-A,看著熙熙攘攘來去的白袍跟綠袍們,是很鮮明難忘的杜克印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