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海嘯
▓ 關於海嘯
回來一直被媒體包圍,沒想到生平第一次上電視,卻是這樣的情境。有些報導有誤,有些是被斷章取義,我把我留言版上親筆紀錄的真正情況及感受貼在這裡,這才是真正的實況。
重回現場,12/26上午,是我們蜜月的最後一天,因為住的水上屋我們實在太喜歡了,於是我拿起相機拍攝屋內擺設,貓太太則是紀錄著這幾天的愉快心情。大約6點半到7點有地震的感覺,因為強度不大,我們也不以為意,在台灣司空見慣嘛!
用完早餐大概九點,我們回到水上屋,我繼續拍吃飯前沒拍到的陽台部分,那是我們最愛聊天看書日光浴的地方,拍了一會兒,就覺得海浪聲音很大,海水也很不平靜,一點都不像平常馬爾地夫夢幻的海景,念頭才剛閃過,就看到海面急速上升伴著大浪,也看到離陸地較遠的水上屋陽台的躺椅雨傘都漂在海上,當時我還沒會意過來是怎麼回事,貓太太就大叫海嘯,抓了我跟護照就跑,事後想起真的感謝她夠機伶。
從水上屋到島上大概只花了3-5分鐘,卻肯定是這輩子最長的5分鐘,打過來浪的高度遠比不上普吉島或斯里蘭卡那種滔天巨浪,但只到小腿左右的海浪強度,卻足以把人捲走,我們有時站不住,便抓著棧道可以支撐的地方,等浪小了再跑,過程中棧道的某些部分被沖毀,我們很擔心還沒到島上整個步道就會垮掉,所幸老天保佑,驚險地到了島上,躲到2樓的地方,餘悸猶存地看著一樓,看著大浪退去又來反覆數次。
當時心想,要是來更大的浪,連二樓都被淹沒,不知道該怎麼辦,也生平第一次有了那種我們會不會就此完蛋的恐懼感。
所幸一切都只是虛驚,大概下午兩點水面就恢復平靜。到隔天水電通訊就完全恢復。
很幸運的是大浪來襲的時間是九點多,我們島都沒有人在進行水上活動,因此把傷亡的可能降到最低。
更幸運的是,我們原本到馬爾地夫是預備住Four Seasons或是Soneva gili兩個度假村,因為太搶手訂不到房,後來才決定住Cocoa。結果沒住成的兩個飯店都是此次嚴重受損全島封閉的飯店,根據我們飯店工作人員的說法,那些島上好像還有人員受傷。而且一樣是馬爾地夫,島嶼高度及地理位置不同還有建築物高低不同,所受的傷害是天差地遠的。
何其不幸,在蜜月遇到這種世紀災難。又何其有幸,我們卻是災難中所受損傷最小的一群之一。正因為訂房訂不到,也因為貓太太夠機警,我們得以全身而退。
在新加坡及曼谷等候轉機時,看到斯里蘭卡在徵求醫師支援,新加坡在普吉島的傷者也希望可以回新加坡就醫,醫療資源想必缺乏。雖然我只有一張明年到期的ACLS執照,也只有實習時的急救經驗,但還是很希望可以幫上什麼忙,而鈺然有PALS執照,在受害者主要是小孩的情形下,我想她可以幫更多忙。不過在曼谷連絡了幾個救災單位,他們都已有動員醫療小組前往支援,我們也幫不上忙,於是就這樣花了二十六個小時轉經新加坡、曼谷、香港風塵僕僕地回台灣。
這件事如果給台大跟榮總兩個醫院帶來困擾,我們真的是非常抱歉。晚回去上班造成同事及總醫師人力調度的困難,我也非常內咎。所幸現在已經一切恢復正常。
有機會的話,我們會找時間度二次蜜月,大難不死之後,我覺得我們之間的聯繫更緊密了。交往近十年應該已經平淡的感情,此時此刻,我們卻也有更愛對方的感動。就像12/26驚天動地的五分鐘,跑在木棧道上的我們,心裡想的是一樣的一件事,即使有什麼三長兩短,幽冥路上也有你相陪,此生無怨!
悼
2004-12-26
所有不幸傷亡的震災海嘯受難人民
▓ 海嘯過後
我知道很多人關心Cocoa及馬爾地夫的情況,現在的Cocoa island,應該完全看不出受災的樣子了。其他島嶼的情況在「帶我去馬爾地夫」網站也有許多人的一手消息。海底景觀或許會受影響,但如果你只是像我們玩票性質的浮潛者,我想那裡也一定是不會令你們失望的好地方。但是我不敢保證會不會有後續的震災跟海難,中間的取捨就靠各位自己決定。但是觀光的確是這個美麗島國賴以為繼的根本,希望這次的災難不要讓這個天堂般的地方提前消失。
如果再讓我們選擇,我們還是會去馬爾地夫,在我們心中,這個蜜月聖地是無可取代的,即使經過了海嘯,我們還是~好喜歡~這個藍色構成的夢幻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