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斯垂克(下)- 地底迷宮聖彼得堡洞穴
聖彼得堡洞窟(Caves of Mount St. Pieter)頗富盛名,地底下錯綜複雜的通道超過兩萬多條,橫跨荷比盧德各國。從前馬斯垂克居民為取得石塊作建材,挖掘聖彼得堡山而形成此特殊景點。十八世紀末與二次大戰期間,聖彼得堡穴窟曾作為市民躲避炮火的庇護所,林布蘭著名的畫作「夜巡(Night Watch)」戰爭期間曾被藏匿於此,由此可見這個地方的隱密與複雜!
地底通道禁止遊客私自進入,因為在暗無天日的地底迷宮迷路,就算化成白骨,屍首恐怕都找不到。多年以來確實也發生過好幾起私闖失蹤或死亡的意外事件。因為地形複雜且危險,聖彼得堡穴窟的導遊都是經嚴格考試合格的。洞穴內的溫度只有攝氏9-10度,要參觀的朋友記得攜帶保暖之衣物。
左圖:聖彼得堡穴窟St. Pietersberg Caves的入口,非常不起眼,裡面卻別有洞天。右上:聖彼得堡城堡。右下:馬斯垂克的city tour bus。沒開車的朋友,選擇搭乘這種巴士也是不錯的選擇喔!
參觀聖彼得堡穴窟St. Pietersberg Caves Guide Tour,全程約2小時,最好事先先向馬斯垂克旅遊局預約。網路上面就可以預約,記得選好導覽的語言跟行程。有另外一個導覽行程是參觀洞窟上面的城堡,不要搞混。
多年前在土耳其,我們也參觀過類似這樣的地底城市。在躲避戰亂或宗教迫害時,這樣的地道是重要的避難所。但馬斯垂克的這個地道佔地更為寬廣,隧道內錯綜複雜的程度,也更勝土耳其。地道那甚至還有禮拜堂、聚會的場所。很可惜我們的時間只能參加荷蘭語導覽行程。幸好荷蘭人英文都還不錯,遇到重要的景點導覽員也會特別用英文跟我們稍做說明,整趟導覽才不至於完全雞同鴨講。
我們一行人提著油燈,走在洞窟裡,牆上有許多當時挖掘工人所留下的彩繪壁畫,以及許多的古代生物化石。洞穴內完全漆黑沒有任何光線,僅僅靠著油燈及手機的手電筒照明。我們的導遊特別用英文強調,要我們別脫隊,尤其要看好同行的小孩,這裡一旦走失真的非常危險!導覽進行到後半段,有一個全黑體驗的活動,導遊先把不敢參加體驗的人帶到一個小房間等候。接著要我們這些參加體驗者用右手扶著牆壁,把所有燈光熄滅,慢慢往前走。避免走錯地道的方法就是右手一直維持跟牆壁接觸,遇到岔路也一樣維持右手碰得到牆壁的狀態,最後就能走到其他遊客所在的房間。雖然只是短短幾分鐘,全然的黑暗讓人心驚。我也稍能體會我的病人失去光明時那種惶恐與不安!
聖彼得堡穴窟St. Pietersberg Caves的導覽行程。我們錯過英文場的,幸好這位荷蘭場教練重點部分還是會用簡單的英文跟我們說明。
聖彼得堡穴窟St. Pietersberg Caves內部的地圖,黑色線條密密麻麻每一條都是地道,在裡面迷路是非常可怕的事情!
左圖:聖彼得堡穴窟St. Pietersberg Caves入口處。右圖:洞穴內的情景。
聖彼得堡穴窟外,就是舒服的綠地,從陰冷的地底出來,舒服的陽光是一大享受。右下圖是在這個景點附近的一處民宅,在馬斯垂克常常可以看到住家或商店利用櫥窗或自家窗戶、陽台,做一些很特別的擺飾或造景!
參觀完聖彼得堡穴窟,我們回到馬斯垂克市區。這是個很舒服的天氣,好多人在城市裡、運河旁慢跑。上面這位美女輕輕鬆鬆就用四分多速的配速繞了公園好幾圈,真是令我好生佩服!
離開了寒冷的地道,我們回到飯店附近的市政廳廣場。來荷蘭多日,開始想念中式餐點了。馬斯垂克有一家著名的港式餐廳叫鏞記就在附近,可惜這天剛好是店家的休息日。最後選了一家廣場上的中餐廳,一解口腹的鄉愁。餐飲品質中規中矩,價格算相當昂貴。但一家人享受著來荷蘭後難得的陽光與藍天,偷得浮生半日閒,看著廣場上熙熙攘攘的男男女女,卻是很難得的閒適時光!
(我們的下一站離開荷蘭到了比利時的布魯日,住了此行我們最喜歡的一家特色民宿B&B Filemon&Baucis,也見識了布魯日號稱中世紀最美歐洲小鎮的絕代風華,敬請期待喔!)
馬斯垂克市區一景。
馬斯垂克馬斯垂克市區組圖。
馬斯垂克市區組圖,右上角那家鏞記據說是當地有名的港式餐廳,可是我們到的這天剛好公休,太可惜了!
馬斯垂克市政廳廣場。
馬斯垂克市政廳廣場組圖。
離家太久,想念中式食物了。我們找了廣場上一家叫做「大華餐廳」的中國菜,用熟悉的家鄉味滿足思鄉的味蕾。
大華餐廳,我們離開馬斯垂克前的午餐,價格頗貴,食物口味一般般。